1.對可疑甲狀腺癌性結節的處理:比較合理的方案是進行篩選,對所有甲狀腺結節常規做131Ⅰ掃描。除了131Ⅰ掃描顯示為功能性或炎性結節外,都採用了手術探查。尤其有下列情況者更應早期手術治療。
  ①不除外癌性結節。
  ②直徑大於3~5cm囊性結節,或穿刺檢查找到癌細胞或2~3次穿刺后不消失者。
  ③超聲檢查為實質性腫物。對單髮結節的術式選擇,由於單髮結節癌的發生率高,可達5%~35%,至今又無可靠方法判斷,甚至術中冰凍切片檢查也有個別漏診者,而且單純結節摘除后,術后複發率較高。可達16.7%。因此,我們常規對甲狀腺單發實性結節、囊實性結節及囊性結節;4cm者均行患側腺葉切除加峽部切除術,術中未發現淋巴結腫大者,不給頸清術。
  2.對已確診為甲狀腺癌者應採用何種處理規則,要取決於患者的體質情況,癌腫的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。
  (1)乳頭狀癌:臨床上具有惡性程度低,頸淋巴結轉移率高,好發於中青年婦女等特點,所以手術治療必須考慮以上這些因素。如果癌腫局限在一側的腺體內,可將患側腺體連同峽部全部切除,同時行對側腺體大部切除。但如果癌腫已侵及左右兩葉,則需將兩側腺體連同峽部全部切除。手術后5年治愈率可達80%以上。臨床實踐證明,對沒有頸淋巴結轉移的乳頭狀腺癌不需同時清除患側頸淋巴結,預防性頸淋巴結清除不能提高治愈率。但應強調術后隨訪有重要性,然而對邊遠山區或農村的患者缺乏隨訪條件應區別對待。對頸部有淋巴結腫大的患者,進行包括頸淋巴結清掃術在內的甲狀腺癌聯合根治術,國內外的方案都是一致的。
  (2)濾泡狀腺癌:雖是低度惡性甲狀腺癌,但它的轉移方式主要是血道轉移,淋巴結轉移約占20%,臨床上無頸部淋巴結腫大者,一般不作預防性頸清掃術。有頸淋巴結轉移者不一定同時有血道轉移,所以治療性頸清掃術還是必要的。
  (3)髓樣癌:惡性程度中等,常沿淋巴道及血道轉移,一旦頸部淋巴結轉移,即可較快浸潤到包膜外,累及周圍組織,所以確診后不管臨床能否?及腫大淋巴結,一律做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術。伴有嗜鉻細胞瘤者,在甲狀腺手術以前首先要處理嗜鉻細胞瘤,否則術中會激發高血壓,影響手術順利進行。
  (4)未分化癌:由於本病病程短,進展快,首診時大多數已失去根治機會,預后惡劣,不宜手術治療或僅能做活檢以明確診斷。但偶爾有病灶較小,適宜手術的還應積極爭取作根治性手術。


http://www.uuuwell.com/article-6718-1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欣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